本篇文章4192字,读完约10分钟

 

 

柏斯⾳乐 3⽉17⽇

 

图片4.png

【柏斯⾳乐·钢琴名家公益直播课】

 

开播以来

掀起⼀阵“钢琴界抗疫学习热潮” 但由于课时有限、反响热烈

学员问题⽆法在直播时段⼀⼀解答柏斯⾳乐课程助⼿特收集热门问题邀请⼤师回复

现整理发布,回馈学员厚爱

陈舒华教授直播课学员问题回复

授课时间:

3⽉6⽇(星期五)19:30

授课主题:

《我们为什么要弹⻉多芬

——钢琴教学中的⻉多芬元素》

 

 

 

 

Q A

&

问:请⽼师给⻉多芬作品难易程度做个排列。

陈舒华教授:要给⻉多芬作品难易程度做个排列,我觉得问题可能指的是⻉多芬钢琴奏鸣曲。

⾸先必须明⽩的⼀点就是⻉多芬钢琴奏鸣曲除了作品49号两⾸之外,基本上都是不简单的作 品,都是钢琴家们独奏会的常⽤曲⽬,也是整个钢琴⾳乐⽂献中最重要、内容最为丰富、最深刻的⼀类作品。所以,哪怕除作品49号两⾸奏鸣曲之外,为其他30⾸奏鸣曲来做⼀个难易程度的排列,其实上是⾮常困难的。因为每⼀⾸都有⾃⼰独特的性质、独特的技术要点、独特的⾳乐特征,我们很难从进阶上去做⼀个好的分类。

如果⾮要有⼀个难易程度的划分的话,⼤体我认为可以从下⾯⼏点来看:⾸先晚期的五⾸奏鸣曲,应该是从⾳乐上最深奥、难度最⼤、最不容易理解的。我们很难想象⼀个没有接触过⻉多芬早期、中期作品的⼈可以很好地去理解与演奏⻉多芬晚期的五⾸奏鸣曲,所以我想晚期的五

⾸奏鸣曲,应该等到有充分的艺术修养准备、⾳乐理解⼒以及技术能⼒再去接触。⽐如像作品

106对于⼤钢琴家来说也往往是不可忽视的挑战。

另外⼤家也常常关⼼⼏⾸带标题的奏鸣曲,⽐如《悲怆》、《⽉光》、《暴⻛⾬》、《热

情》、《华德斯坦》(黎明)等,可能《悲怆》、《⽉光》、《暴⻛⾬》会稍微容易⼀些,⽽

《热情》、《黎明》则较为艰深,规模也更⼤。另外,《告别》和《⽥园》也是相当有难度和深度的。

如果刚刚接触⻉多芬奏鸣曲的话,除了刚才讲的作品49号的两⾸是真正浅显以外,⼀些⼈认为作品78和79这两⾸从谱⾯看⽐较简单,规模也⼩,应该是⽐较容易的。但⼀些⼈认为他们⿇雀虽⼩,却是相当独特且不易驾驭的。同样⼩且更不易驾驭的还包括作品54和作品90。所以⼀般

⽐较有经验的⽼师们通常会选择早期的奏鸣曲来作为⻉多芬奏鸣曲的⼊门,⽐如是第⼀⾸、第

⼆⾸、第五⾸、作品10之1、之2,作品14号之1、之2,作品26等,也许更靠近古典主义的⾳乐语汇与技术形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往往也不是每个乐章都⼀样的难度,在同

⼀个奏鸣曲中有些乐章可能较为容易上⼿,⽽另⼀些乐章则颇具挑战。

 

 

Q A

&

问:请问⽼师,有关⻉多芬的曲谱版本和演奏指导相关书籍可以推荐吗?

陈舒华教授:⽬前⻉多芬作品版本⼤家公认的还是Henle版,也是⼤部分钢琴家和专业⼈⼠的选择,应该是⽬前最值得信赖的⼀个版本。当然,如果你对历史的版本有兴趣的话,有很多版本可以拿来研究、参考、对照,应该也会有很有趣有益的收获。⽐如Schnabel的版本就⼤名⿍

⿍。但它有很多⾃⼰的意⻅在⾥边,有很多⾃⼰的强弱快慢的处理。⽆论如何,我认为⼀个严肃的钢琴学习者应该有⼀套像Henle版这样的“净版”乐谱,你才能知道⻉多芬所要传递的核⼼信息。现在也有APP——“亨乐图书馆”能够下载,虽然是要付费的,但还是⽐纸质版便宜,⾥⾯ 可以选择多种指法,很有意思。刚才提到难易程度的划分,电⼦版也有,虽然看上去这个划分实际意义不⼤,只是差别很⼩的参数⽽已。

关于⻉多芬演奏指导的书,我们能看到中⽂版本⼤部分还是在理论分析上,⼀般是作品分析, 或者作品介绍,我觉得哪怕是这样的书也应该多读。作为⼀个钢琴学习者,试着学习了解作品的⽅式⽅法,理性知道⼀些作曲技法和规律⽆疑是⼗分重要的,它会启发你去探寻作品更多奇妙有趣的地⽅,帮助你与作曲家的想法更好融汇在⼀起,引发内⼼的共鸣。从这⽅⾯来说,甚

⾄可能⽐看演奏的书更为重要。想到有⼀本关于演奏⻉多芬的书很有趣,是⼤名⿍⿍的⻋尔尼写的,现在有翻译成中⽂版本,虽然每⾸作品介绍得⾮常简单,但却是⾮常重要的。著名的钢琴家Brendel说这是⼀个⾮常重要的⽂献。这算是最原始、最第⼀⼿的资料之⼀,讲到每个乐章最重要的⾳乐氛围是什么,有启发,有趣。

Q A

&

问:该怎么看待⻉多芬个⼈演奏⽅式和教学中坚持克莱门蒂教学⽅式这个⽭盾?

陈舒华教授:⻉多芬和克莱门蒂可以说是现代钢琴演奏法的开⼭⿐祖,他们在演奏的歌唱性连奏以及制造华丽宏伟的效果⼤⼤超越了前⼈。克莱门蒂的创作当然不能跟⻉多芬同⽇⽽语,但他的演奏⻛格应该说还是影响了⻉多芬,特别是他对钢琴不少创新式的演奏效果、华丽辉煌的技巧。值得注意的是,从克莱门蒂和⻉多芬开始,连奏变成⼀种主要的⽅式。⽽在莫扎特与海顿的作品中,由于受所处时代的乐器和品味的影响,如果没有特别指明,其主要还是⾮连奏的

⽅式。关于⻉多芬个⼈演奏⽅式和克⾥门蒂教学⽅式的关系,⼤家可以参考⼀本书——《不朽的钢琴家》,其中有章节讲到。

Q A

&

问:听过您弹⻉多芬和陈佳峰合作⼩提琴奏鸣曲,能谈谈⻉多芬伴奏部分的演奏特点吗?

 

 

陈舒华教授:⻉多芬可以说在很多⽅⾯都是⼀些形式的创新者,在钢琴和⼩提琴奏鸣曲中也 是。很多⼈说,之前钢琴跟⼩提琴好像是三重奏关系,就是钢琴的右⼿和左⼿各是⼀个声部, 然后⼩提琴是⼀个声部。到⻉多芬的⼩提琴奏鸣曲时,准确地说是钢琴⼩提琴奏鸣曲,钢琴声部的分量变得特别重,是整个⾳乐⾮常重要的部分。另外⼀⽅⾯,⼩提琴声部在莫扎特的时候其实是从属性更强的,有⼈更称之为带⼩提琴声部的钢琴奏鸣曲。但到了⻉多芬,他没有因为钢琴的强化⽽削弱⼩提琴,⽽是⼩提琴声部的⾳乐、技巧分量也被⼤⼤加强了。⼩提琴和钢琴之间抗衡、竞争的关系越来越⼤,创造了充满感染⼒、有戏剧⼒量的钢琴⼩提琴合作形式的⼀种新的境界。两样乐器势均⼒敌、展⽰各⾃魅⼒⼜完美融合,创造了这⼀形式的典范。钢琴声部和⼩提琴声部的演奏者都要⾮常注意这样的关系。另外⻉多芬的许多奏鸣曲,对钢琴家和⼩提琴家都有同样⼤的挑战,钢琴声部的复杂程度绝不低于钢琴独奏的奏鸣曲,特别象“克罗

采”这样的作品。所以说它是伴奏是不准确的,⽽是真正⼆重奏的作品。钢琴家除了掌控⾃⼰的演奏以外,还要注意和⼩提琴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响上实现这种有戏剧性的抗衡与融

合。

Q A

&

问:请问⽼师,如何平衡⻉多芬古典主义和浪漫⻛格?是按时期区分还是两者贯穿所有奏鸣曲集?

陈舒华教授:⼀般认为⻉多芬的早期奏鸣曲还是有较多莫扎特、海顿的⻛格,虽然实际上是相当不同的。到了中期,特别的⻛格就⾮常明显,到晚期,似乎着眼于遥远的未来,有⼀段时期甚⾄不被⼈所理解。众所周知,⻉多芬是跨时代的巨⼈,是⼀个集古典之⼤成并开创新时代的

⼈物。问题中提到的所谓如何平衡⻉多芬古典主义和浪漫⻛格,我觉得提问者可能是指演奏的

⽅式,⽐如很多⼈觉得浪漫主义可能更⾃由⼀些,古典主义可能更严格⼀点。我觉得要特别谨慎的防⽌贴标签,认为什么时期就应该怎么弹,或是属于哪个时期⼀定会做怎样的处理。实际上,我们要更多针对作品本⾝来了解,演奏者应该关注⻉多芬在乐谱中的记谱法和给我们的指

⽰等所有这些信息,并⾮常有艺术判断⼒的设法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反⽽会得到更有说服⼒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多芬虽然在某些⽅⾯是个伟⼤的先⾏者,但在另⼀些⽅⾯,在同时代

⼈⾥⾯,他却是相当保守,所以很多⼈认为他的⼤部分⾳乐语汇还是建⽴在18世纪古典主义的范围之内。当然,也要看你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概念、定义的看法更侧重于哪⽅⾯。

Q A

&

问:请问⽼师,⻉多芬作品的踏板有什么讲究的原则?早期和中晚期作品踏板主要区别是什么?

陈舒华教授:理论上说踩下踏板(右)的时候的声⾳应该是钢琴正常的⾳响,问题是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换。没有踏板的声⾳实际上则是⼀种⽐较特别的情况。只不过有的时候踩踏板的时候没有让听众听出来使⽤了踏板,另⼀种是踏板本⾝会给出踏板带来的特殊效果。前者在早期古典、巴洛克时期,⽐如莫扎特、海顿或者巴赫等常常会碰到。后者从⻉多芬开始变得越

 

 

来越重要,就是踏板要产⽣特别的效果。应该说⻉多芬⼀开始就⾮常重视踏板所产⽣的效果, 这是⼀个根本的区别。⻉多芬作品⾥有⾮常多对于踏板的指⽰,要注意并不是⻉多芬有写踏板的地⽅才使⽤踏板,没写到踏板就不⽤踏板,⽽是写有踏板的时候,是他特地要我们演奏的⼈注意到特别或是容易被忽略的踏板效果,有时候是相当⼤胆有趣的想法。没有踏板的地⽅,是演奏者应该懂得如何去处理。有时候他会只写需要⽤踏板,但是如何踩,哪⾥换,需要我们⾃

⼰去判断。另外也要考虑历史上的乐器与现在乐器的区别。中晚期,他的作品踏板指⽰更多、更细,要产⽣效果的地⽅也更多,这个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钢琴作曲家们。

总⽽⾔之,⻉多芬的作品⾥踏板是⼀个⾮常重要的⽅⾯,它会产⽣特别的效果,⻉多芬对于特别效果的地⽅也有特别的指⽰。最后⼀点⼩的问题是,有时候踏板的记号,因为印刷的原因并不是所标的那个位置那么精确,我们应该考虑到整个⾳响的效果、探寻⻉多芬的意图做出判 断。

Q A

&

问:德语和⾳乐的语⾔关系能讲深⼊点?特点是什么?怎么理解?

陈舒华教授:直播课堂上我没有讲德语跟⾳乐的语⾔的关系,我只举了⻄⽅语⾔的例⼦。语⾔对⾳乐当然是有影响的,⽐如⻄⽅语⾔强弱的关系⽐中⽂等东⽅语⾔更明确。也许这是我们能感受到⻄⽅⾳乐⾥⾯对于强弱关系的追求⽐我们东⽅⾳乐要强烈得多,他们很注重有规律的节奏关系。⽽且就像我在课中说的,⾳节⻓短轻重的变化也是值得我们东⽅⼈注意的。每种语⾔都会影响到⾳乐,因为⾳乐很多节奏和⾳调的基础来源于语⾔。但并不是说学⾳乐就⼀定要学作曲家所属国的那种语⾔,⾳乐⾃⼰的语汇本⾝就可以表明,如果你对⾳乐的节奏、韵律,乐句,动机、和声等掌握清楚的话,⾳乐就可以⾃⼰说话。并不是要懂得德语才能探讨⻉多芬,

⽽是我们在思考⾳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乐⾥⾯⾃⼰的节奏与韵律,它的轻重缓急的关系, 它的语⽓⼝吻。⽐如说,它的重⾳在哪⾥,句⼦最重要的顶点在哪⾥,或者节奏的律动性是怎样,这值得我们深⼊思考和体会。当然多了解不同语⾔的特点是能得到启发和帮助的,可引导我们了解⾳乐想要表达的情绪,但重点仍然是从⾳乐本⾝去挖掘。

 

 

【柏斯⾳乐·钢琴名家公益直播课】

 

 

3⽉18⽇(星期三)19:30

孟巫娜直播课

我们不⻅不散!